Table of Contents
膝蓋”前十字韌帶”是常受傷的韌帶之一,前十字韌帶連接股骨與脛骨,由兩束纖維組成,控制脛骨前移和扭轉。但很多人的問題是,撕裂後到底能不能回歸到日常生活甚至運動呢?讓我們看下去
“前十字韌帶”撕裂診斷
若懷疑有前十字韌帶的損傷,可使用膝蓋前後方向的穩定測試(anterior draw test ),此測試主要是判斷脛骨被往前位移的程度。影像學主要以肌肉骨骼超音波與核磁共振(MRI)的檢查,提高診斷的準確性。
“前十字韌帶”手術適應症:
- 韌帶完全撕裂或部分斷裂且產生嚴重的不穩定和失能。
- 保守治療後仍有不穩定或突然軟腳的狀況
- 同時合併其他韌帶受損,例如內側赴韌帶
- 有較高的風險讓韌帶在受傷,例如從事高強度運動者或勞動者
“前十字韌”帶手術相對禁忌症:
- 活動性相對低的工作或不需要從事高強度運動者
- 膝蓋有明顯關節炎者
“前十字韌帶”術後復健進程
症狀治療 | 運動治療 | 承重 | 目標 | |
第一期(1-4週) | 保護性支架、冰敷與抬高 髕骨關節鬆動 腳踝幫浦運動 | 1. 股四頭肌、膕旁肌以及內收肌的低度收縮 2. 直膝抬腿運動 3. 開放練膝蓋伸直運動(90-40度之間) | 使用拐杖在能忍受範圍內承重 | 1. 保護手術組織 2. 減少關節腫脹。 3. 膝蓋活動度可達0-100度。 4. 能忍受範圍內承重。 |
第二期(4-10週) | 保護性支架 | 1. 閉鎖練運動 2. 本體感覺訓練 3. 多角度肌力訓練 4. 行走或固定式腳踏車訓練 | 無限制 | 1. 膝關節活動無痛且2. 無角度受限。 3. 肌力恢復。 4. 膝關節動態控制。 5. 步態正常。 |
第三期(11-24週) | 開始較激烈性的活動,例如跑、跳以及敏捷性訓練 | 無限制 | 1. 持續增加肌肉力量。 2. 持續改善平衡能力 和神經肌肉控制。 3. 增加心肺耐力。 |
“前十字韌帶”術後復健運動注意事項
- 初期訓練蹲姿時,注意膝蓋不要超過腳趾頭,以免增加脛骨前移,讓手術重建的十字韌帶增加受力。
- 初期使用閉鎖鍊活動訓練股四頭肌時,要避免在膝蓋彎曲60-90度這個區間。
- 初期使用開放鍊運動訓練股四頭肌的時,要避免在0-30度或45度的區間。
保護性支架是否一定需要:
保護性支架多半會在手術後6週內都會穿戴。過去保護性支架被認為能夠減少疼痛或腫脹,也能夠保護手術組織過度受力,防止再受傷的風險。但近期研究有不一樣的看法。Wright等人系統性回顧收錄12篇期刊,發現其實支持保護性支架的效益證據力是不足的(Wright & Fetzer, 2007)。但在國內目前的手術後初期,還是會建議您帶著,確保安全~。
前十字韌帶撕裂是否一定要手術?
前十字韌帶在撕裂後是否需要手術目前研究尚未有定論,也並沒有提出誰一定能取代誰的問題! Frobell等人招募121年輕受試者(18-35歲),利用核磁共振確定十字韌帶斷裂,並將他們分成兩組,手術組與保守療法組,在兩年的區間內,兩組對於症狀與功能都有良好的改善,表示手術並非一定優於保守治療(Frobell, Roos, Roos, Ranstam, & Lohmander, 2010);Delince等人所發表的系統性回顧中,有提到即使是要回歸運動場手術治療並非是先決要件,保守治療仍可給予許多病人有效的治療方針(Delincé & Ghafil, 2012);Atik 等人提出即使是手術治療,手術後仍須使用保守治療中的神經肌肉控制訓練(Atik, 2020)。但以上這些,都不代表就否定手術治療的功效,畢竟十字韌帶重建,仍然是實證性非常高的治療方式(Shea et al., 2015) 。
結論:
十字韌帶撕裂治療,保守治療與手術治療目前並沒有誰好誰不好的問題。能確定的是,手術後復健與正規的保守療法,是能夠讓您減輕疼痛回歸日常生活功能。所以,若您現在十字韌帶有狀況,反覆疼痛,或是手術後能無法回歸日常生活,可以來諮詢物理治療師,幫助您快速恢復功能喔~。
參考出處
Wright, R. W., & Fetzer, G. B. (2007). Bracing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a systematic review. 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1976-2007), 455, 162-168.
Frobell, R. B., Roos, E. M., Roos, H. P., Ranstam, J., & Lohmander, L. S. (2010). A randomized trial of treatment for acute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ears.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3(4), 331-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