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側彎知多少

“脊椎側彎”喬的直嗎?物理治療師跟您分享較有效的治療方式

談到 脊椎側彎 大家都會問的幾個問題是1.喬不喬的直 2.可不可以拉單槓的方式拯救脊椎側彎呢~? 今天就來為大家科普一下什麼是脊椎側彎!

脊椎側彎 為何容易惡化

很多脊椎側彎的個案,若初期沒有接受良好的治療控制,很多是蠻容易惡化的,可能的原因是

  • 脊椎骨本身是立體的:骨頭本身寶面並不是完全水平與平滑,若骨頭表面是平整的就會很漂亮的堆疊上去,且穩固(如圖一)。然而,脊椎骨表面有很多凸點與凹點甚至有斜面,所以堆疊起來是呈現弧狀且不穩固,是需要靠韌帶與肌肉支撐才不會垮掉(如圖二)。
脊椎側彎1
圖一、若脊椎骨表面平滑,就會直直排列上去,但脊椎骨本身平面並不是平整的
脊椎側彎2
圖二、脊椎骨本身並不平整甚至不是正方形,所以排列起來其實是有弧度的
  • 脊椎本身是可動性的:雖說脊椎結構有靠著韌帶組織穩定,但並非黏死不可動。所以,今天只要側彎一點點人又處於成長期不對稱的生長就會產生(如圖三)。
圖三、脊椎側彎成因循環圖

自己是否有 脊椎側彎

  • 前彎測試:若身體前彎背部有某一側較鼓起,就表示可能有脊椎側彎的現象,背部鼓起那一側為脊椎側彎的凸邊。
  • X-光檢查:最精準方式還是以影像學做輔助,直接在x光上能畫出角度(cobb angle),依據此角度來。(圖四)
圖四、脊椎側彎的測量方式
脊椎側彎角度嚴重程度
10-24度輕度
25-40(50)度中度
45~50度以上嚴重

輕微側彎是要等等看還是馬上治療?

很多人在青少年時期被診斷出有輕度的脊椎側彎,往往都會接受到一個訊息,那就是觀察、觀察再觀察,觀察到最後角度變化到受不了就手術,但真的是這樣嗎?我們來看看研究怎麼說,若在青少年時期脊椎側彎角度在20度左右其實在未來是有蠻高的風險會繼續惡化(Lonstein & Carlson 1984)。因為這時的年紀剛好位於生長期此時惡化的機率也就更高了(如圖五)。所以,建議若您在青少年發現的側彎角度已經在20度附近甚至已上,千萬不要傻傻得等!真的太危險了。

脊椎側彎惡化趨勢
圖五、脊椎側彎惡化趨勢

脊椎側彎 的治療方式

徒手治療方式:(Théroux et al,. 2017)

徒手治療也就是俗成的用喬的方式,這也是多數人選擇的治療方針,但真的有這樣的效果嗎?研究發現,少數的研究顯示有效果,但更多數的研究表示效果有限。也就是目前的尚未定論,若您”只”選擇用這樣的治療方針就有很大的機會是沒有成效的喔!

電療的方式:(Lenssinck et al ,. 2005)

透過電療促進一側的肌肉收縮或放鬆,試圖用這種方式改變脊椎側彎,目前證據支持是相當有限的!

背架治療:(Weinstein et al,. 2013)

若穿戴時間夠長,的確是能有效改變角度以及減少手術機會(至少需穿戴18小時/天)。

運動治療方式:(Park et al,. 2017)

其實現今較有實證性的方式,是採用運動治療的方針,且是真的可在X光上看到變化的 (Kuru et al,. 2016)。但並不是用傳統的2D矯正方式,例如單純側彎某邊就運動到另外一邊即可!這樣是行不通的。因為脊椎側彎,除了往某一邊倒過去以外,還包含脊椎骨的旋轉!所以在運動時必須包含這個項目,且要將運動融入於日常生活的動作,例如躺、坐以及站姿,讓個案無時無刻都可以自我矯正。這些運動都須透過治療時評估才能為您量身訂做專屬的運動方針!

結論:

脊椎側彎常常在青少年時期就被診斷出來,但過去先觀察看看角度惡化的狀況再決定是否開刀的方式實在是太危險。然而,單純使用整脊或電療的方式效果實在有限,邀請大家改採用背架或運動治療的方式是比較合適的,這也與2016脊椎側彎臨床指引所提出的論點相近 (Negrini et al,. 2018)。邀請所有民眾開始改變您或您孩子治療脊椎側彎的方式。

Kuru, T., Yeldan, İ., Dereli, E. E., Özdinçler, A. R., Dikici, F., & Çolak, İ. (2016). The efficacy of three-dimensional Schroth exercises in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linical rehabilitation30(2), 181-190.

Lenssinck ML, Frijlink AC, Berger MY, Bierman-Zeinstra SM, Verkerk K, Verhagen AP. Effect of bracing and other conservative interventions in the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in adolesc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linical trials. Phys Ther. 2005 Dec;85(12):1329-39.

Lonstein, J. E., & Carlson, J. M. (1984). The prediction of curve progression in untreated idiopathic scoliosis during growth. The Journal of bone and joint surgery. American volume66(7), 1061-1071.

Negrini, S., Donzelli, S., Aulisa, A. G., Czaprowski, D., Schreiber, S., de Mauroy, J. C., … & Zaina, F. (2018). 2016 SOSORT guidelines: orthopaedic and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idiopathic scoliosis during growth. Scoliosis and spinal disorders13(1), 1-48.

Park, J. H., Jeon, H. S., & Park, H. W. (2017). Effects of the Schroth exercise on idiopathic scoliosis: a meta-analysis. 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54(3), 440-449.

Théroux, J., Stomski, N., Losco, C. D., Khadra, C., Labelle, H., & Le May, S. (2017). Spinal manipulative therapy for 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40(6), 452-458.

在〈“脊椎側彎”喬的直嗎?物理治療師跟您分享較有效的治療方式〉中有 8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